第(2/3)页 李承乾说到这里,语气里添了几分感慨:“其实父皇心里比谁都明白,今日之事,早已不是父子之争,是新旧之替。他用玄甲军打下的天下,终究要输给火炮和霹雳火。这不是他的错,也不是我的错,是时势如此。” 文忠捧着参汤的手终于稳了下来,他看着李承乾年轻却异常沉稳的侧脸,突然想起多年前,这位太子还在东宫读书时,曾指着《史记》里“商汤灭夏”的篇章问:“为什么夏朝会亡?” 那时的先生答:“因为桀无道。” 可太子却摇头:“不是,是因为商汤有了更锋利的青铜剑。” 原来从那时起,这位太子就看清了胜负的关键。 “那……陛下会如何?”文忠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 李承乾望着远方的天穹,隐约中大日将出。 良久,忽然轻轻叹了口气:“他会像当年的太上皇一样,坐在太极殿里,看着我登基。” “或许会冷着脸,或许会一言不发,但他不会走。” “因为他是李世民,是贞观之治的开创者。他可以输给自己的儿子,但不能输给这盛世。” 风里的火药味渐渐淡了,取而代之的是黎明前的清冷。 文忠知道,有些事情,从玄武门的烟尘升起时,就已经尘埃落定。 —— 西内苑东门。 李靖的飞骑已经赶到,借着散开的天光,能大致看清玄武门的情况。 可原本的喧嚣,此刻只剩下一片死寂。 在他的面前,挡着的是赵节,还有两三千辽东精锐,以及上百绑着霹雳火的死士。 骑在马上的李靖,甚至能看到塌陷的玄武门。 “卫公?” 旁边的副将有些迟疑,因为李靖迟迟没有下令冲击。 李靖看着不远处的赵节,神色复杂。 “已经迟了。” 他心里很清楚,当火炮停止了动静,意味着什么。 是太子的火炮没有火药了吗? 如果是这样,陛下的禁军已经冲出玄武门了。 既然不是,那就只有一种可能. “去问问,看看陛下可有诏敕过来。” 李靖神色平静的吩咐道。 这样的情况,没必要多做挣扎了。 —— 玄武门内。 在火炮停止后,禁军们已经稳定下来。 只是这个时候的他们,哪怕是密密麻麻的数目,可谁还有什么胆气。 尽皆是垂手低头。 再是无畏,在火炮面前,也没有意义。 数万大军,安静的站着。 “房卿,去把青雀和雉奴给朕叫来。” 李世民突然开口,声音被震得有些发飘,却异常坚定。 房玄龄一愣:“陛下,这个时候.” “朕说,去把他们找来。”李世民打断他,再次说道。 长孙无忌突然明白了什么,声音发颤:“陛下是想……” “朕输了。” 李世民平静地说,仿佛在说别人的事。 他望着那三百门不断喷吐火舌的火炮,火炮破空的尖啸里,他听见的不是死亡的召唤,而是权力交替的号角。 “当年朕在玄武门赢了建成,今日承乾在玄武门赢了朕,这本就是大唐的轮回。”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神情中带着极其复杂的色彩。 “但朕不能让这轮回断了根。” “无忌,你去一趟,见太子。” “告诉他,朕可以禅位,做他的太上皇,就像当年父皇对朕那样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