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意味着,如果时间再拖下去,李世民这边的兵力,可以达到十余万之数。 以两万对十万,这怎么赢? 玄武门不远处。 一道道消息汇报到李世民这里。 听着不断传来的捷报,李世民的嘴角不由露出几分笑意。 到了这般时候,大局已定。 “玄龄,你看这玄武门的火势,是不是弱了些?” 他扬了扬下巴,声音里听不出半分焦灼:“太子手里的火铳兵再凶,也架不住禁军像潮水似的往上填。方才收到李靖的奏报,侯君集已经被擒,李勣的步卒离玄武门不过三里地了。” 房玄龄苍老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,捋着花白的胡须道:“陛下圣明。太子麾下的辽东兵本就不是禁军对手,如今侯君集兵败,陆仝带来的残兵不过千人,说是强弩之末也不为过。” 哪怕如房玄龄这般谨慎,现在也看不出太子还能有什么赢面。 太子的后手已经出了,就是那些拿着‘小火炮’的士卒。 确实是给禁军带来大量的伤亡。 可这不是火炮,盔甲盾牌能挡,只是比弓箭强一些罢了。 玄甲军可是全员着甲的,不需要多久,就能冲杀进去,届时太子还能如何?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,素来严肃的脸上也难得带了轻松,接过话头道:“房相说得是。方才尉迟恭派人来报,城头上的火铳声越来越稀,想来是火药快用尽了。那些兵卒打了一天一夜,眼皮子都在打架,禁军只需再冲三次,保管能撕开缺口。” 辽东兵确实精锐,可人数不够,禁军人多,可以轮流冲杀。 这就保存了大量体力。 打到现在,太子的辽东兵,已经成了疲军。 长孙无忌看向陛下,语气带着笃定:“陛下,依臣看,天亮之前定能拿下玄武门。李承乾那孩子……终究还是嫩了些,以为靠着些新奇火器就能逆天改命,却忘了这天下的根本,从来都是民心向背。” 李世民望着远处玄武门方向隐约的火光,忽然笑出了声:“民心向背?朕看他是忘了,这长安城的城门钥匙,还在朕的手里。” “传诏,让李靖不必急着过去,先把西内苑四周守住。朕要让承乾看清楚,他就算插上翅膀,也飞不出这长安城。” 如今最大的问题,反倒是先前之事,不能让李承乾逃出长安。 李世民清楚,如果李承乾逃出长安,那么今日的惨状,可不仅仅是在玄武门上演,而是会在整个大唐上演。 大唐经不起这样的折腾,辽东那边,终究是个大麻烦。 如果李承乾逃去了洛阳,背靠辽东,那会陷入长久之战。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释然。 禁军换岗的甲胄碰撞声,整齐划一,带着胜利者的从容。 这场旷日持久的对峙,终于要迎来尾声了。 只是,李承乾真的要输了吗。 “殿下,玄武门情况不容乐观。” “陛下的玄甲军太强了,我方已经节节败退。” 杜荷的汇报声中,带着几分焦灼。 他们一开始的目标,是要占据城头,这样就能发挥出火炮的优势。 没有了玄武门的阻拦,就等于是跟禁军面对面。 火炮加上火铳的配置,禁军的数目优势就没了作用。 但现在,战略目标不能达成,火炮越不过城墙,这就意味着失败。 造反失败,还能是什么局面。 李承乾放下水晶望远镜,城墙上的情况,他比谁都清楚。 玄甲军的凶悍,着实厉害,不愧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。 “还有多少霹雳火?” 李承乾的声音依旧稳如泰山,没有丝毫颤动。 杜荷迟疑回道:“约莫有一千五百斤左右。” 说完,有些担忧道:“死士冲击,怕是作用不大。” 他以为殿下要向先前那样,让死士带着霹雳火,像对付李靖那样去破玄武门。 但这个方案,早前太子自己都说过,作用不大。 李承乾微微摇头,道:“自然不是,如今玄武门城下已被我军占据,这就够了。” “传令,带上所有霹雳火,将其绑在玄武门。” “孤要,让这玄武门,彻底塌落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