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一道太子教令下去。 原右金吾卫的这些武官们,半点脾气都没有了。 李承乾重新划分金吾卫的官员编制,这一次扩编,让太多人感到离谱。 右金吾卫大将军这个职位还是晋王的,毕竟就算是李承乾加一个也不知道加谁上去,挂个名义而已。 但是右金吾卫将军,直接就加了两名。 新的金吾卫将军右汉王李元昌,还有曾经的宿卫统领李安俨。 李安俨早就已经被调离了宫廷,因为先前的事情,自然不可能再得到李世民的信任。 李承乾去辽东的那段日子,李安俨一直过得很难受,遭受排挤,不过太子旧部的情况都差不多。 好在太子回长安,大家又重新活络起来。 其实李承乾是没有资格册封金吾将军这个职位的,这就相当于斜封官了,没有经过中书省的章程任命。 理论上来说,金吾卫内部对于这样的任命没有效用,然太子就是封了,大家也只能认。 不仅是把原本的两个金吾将军增添到四个,李承乾一口气还把金吾卫中郎将扩增到了五十四位。 这就对应万年县的五十四坊。 每一名中郎将负责一个坊。 现在的右金吾卫,加上辽东兵,人数达到了五万之数。 对于大部分朝野官员来说,简直离谱。 不过随即这样带来的好处,是整个万年县治安问题的全面提升。 从前右金吾卫兵将不足,对于各坊的把控,自然是少了很多,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让坊内里正自行解决。 现在完全不同了,因为人数大规模的增加,挂着右金吾卫的名头,总是要做事的吧。 除了日常的操练外,就大规模增加了街道巡查。 是以在长安万年县内,每个坊的道路上,随时都能看到巡查的金吾卫。 且不仅仅只是白日,晚上也是如此。 这完全让盗匪没了出路。 出门就是金吾卫,转个弯还是金吾卫,但凡有什么动静,四面街道的金吾卫全来了。 这还怎么偷? 别说偷了,但凡有些争吵闹事的,声音大了些,就能引得金吾卫过来询问情况。 就这样的,治安能不好么。 右金吾卫将军府的议事厅里,铜漏滴答声格外刺耳。 十余名中郎将,甲胄未卸,腰间横刀磕在胡凳上发出细碎声响。 陆仝盯着案头堆成小山的军饷册,眉头微皱。 这些中郎将是原金吾卫的人,有几个是刚提拔上来的,太子提了五十四名中郎将,自然也给了陆仝几个名额。 “陆将军,你倒是说句话啊!” 说话的是光德坊中郎将牛进达,他去年还是校尉,今年就已经晋升中郎将了,不可谓不快,亦是陆仝心腹之一。 “末将老家还有三个弟弟等着娶亲,这月俸禄要再拖下去” 前些日子牛进达被提为中郎将还极其兴奋,宴请同僚,口袋里不多的牵扯瞬间见底,原本指望着这月俸禄下来,可过了数日了,都没动静。 须知从前朝廷俸禄,可从不拖欠的。 “何止是拖!” 延寿坊中郎将王雄诞重重拍案,震得茶盏里的浮油晃出边缘:“今早户部来人说,从今往后金吾卫的粮饷归太子直管,国库概不负责!这算什么道理?咱们可是朝廷命官!”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,金吾卫的俸禄,自然是国库发。 可现在整个金吾卫成了太子麾下,李世民自然不会说让国库发钱粮去给太子养兵,那跟资敌有什么区别。 中郎将王承业冷哼一声:“我可是打听了,太子麾下的那些辽东兵,俸禄可是照常发,且跟咱们的编制不同,比咱们还要多发两贯。” “咱们这些人,真可谓是后娘养的,陛下不给,太子眼里也没有咱们。” 对于王承业来说,右金吾卫归陛下管也好,太子也罢,他的职位都没有变化,但这俸禄,现在可就成了个问题。 况且太子改制,扩中郎将五十四名,实际上他这个中郎将的权力也被分割,语气中自然是大大的不满。 原先是跟着晋王混,现在辽东兵进来,也只能跟着陆仝这边抱团取暖了。 好歹大家先前都是同僚,同属于原右金吾卫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