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是四哥,四哥他,可能要对大唐不利。” 李治的语气中,带着几分迟疑犹豫,好像有几分拿捏不准的意思。 李世民闻言,眉头一挑,问道:“青雀他要如何对大唐不利。” 李治面色带着几分挣扎,半晌才道:“稚奴得到消息,前些日子,清河崔氏崔文心,多次前往四哥府邸。” “这崔文心是当初崔文圣的弟弟,崔文圣勾结高丽而自裁,这崔文心必然也没有安什么好心。” “因此稚奴私下查探,发现竟有突厥人,秘密进入四哥府邸。” “原本稚奴也没多想,而大兄那边下了教令,禁止突厥人留宿长安客栈,这跟当年大兄驱赶高丽商人何其相似。” “因此稚奴就想着,这里面四哥是不是有什么误会,就多方打探。” “却没成想,没成想.” 说到这里,李治的声音,突然变得颤抖哽咽起来。 李世民沉声问道:“没成想什么!” 李治身体一个哆嗦,回道:“没成想,四哥竟跟突厥人,有所勾结。” 李世民听完,面色波澜不惊。 这件事他早就知道了。 且知道得更多。 在房玄龄连夜上报后,李世民自然也不会因为房玄龄的一面之词,就定罪魏王。 此后,就已经安排暗探进行调查。 李世民也是有自己的情报组织的,没有演义里那么邪乎,但亦是有几分能耐。 这其中,就查到了晋王李治,前往魏王府的事情。 长安城中,查个小官小民很麻烦,而李治作为晋王这样的身份,行踪很难有所保密。 加上之前魏王跟晋王的联合袭击,李世民自然能猜到,勾结突厥这件事,晋王大概也有参与。 毕竟魏王不蠢,这样的事情,不会自己一人去做。 不过就行为上来说,魏王跟晋王,本身是没有能力直接勾结突厥的。 这里面的中间人,是五姓七望。 只有他们有能力放突厥入关。 而五姓七望是魏王的支持者,晋王这边可没能耐调动他们。 李治这边的支持者,是李勣,同安大长公主。 他们可不会帮助晋王勾结突厥。 所以算起来,晋王顶多算是个知情不报。 现在行告密之事,应该是幡然醒悟,亦算是浪子回头。 这让李世民心中多了分安慰。 至少稚奴是个懂事的孩子。 这番也多了几分另眼相看。 不过,还需考验一番。 当即佯怒道:“稚奴,仅凭崔文心出入魏王府、突厥人现身,便断定青雀勾结外敌?空口无凭的话,也敢拿来烦朕?” 李治心头一跳。 他不明白父皇为什么会这么说。 媚娘不是说,父皇早就已经知晓了魏王勾结突厥之事吗,为什么还会这么问。 难道是在试探我? 想到这里,李治跪地作揖:“稚奴不敢欺瞒父皇,这些事确实是稚奴多方探查得知,原本稚奴也未多想,可现在突厥异动,这才想到。” 李世民淡淡道:“可有确凿的证据?” 李治无奈摇头:“未曾有证据。” 原本以为,会迎来父皇的雷霆震怒,却没想到,只是一句轻飘飘的话传来。 “起来吧。” 听到这话,李治就知道自己猜对了。 或者说媚娘猜对了。 父皇真的已经知道了魏王勾结突厥之事。 还好媚娘让自己来告发魏王,否则父皇严查下来,少不得要被牵连。 其实李治自己都没想到。 如果他也参与到勾结突厥之事上,不仅是要迎接李世民的惩罚,更为主要的是,他自身的势力,会遭受极大的损失。 李治最有利的支持者,莫过于李勣跟同安大长公主。 李勣作为三朝老将,历经隋末乱世与大唐开国,其政治立场始终以社稷安危为核心。 他虽为晋王支持者,却绝非盲目依附,当年玄武门之变,他刻意保持中立。 太子与魏王之争,他亦未明确站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