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—— 宫廷别苑。 这里就是朝廷众臣给太子定下的暂时行宫。 数十位朝廷官员就在这里等候太子的到来。 只是,朱雀大街上的乱战,他们会不知晓吗。 大部分的官员自然不清楚,然而长孙无忌,房玄龄等人,当然是知道的。 因为不断有人过来,分别向长孙无忌等人汇报现在朱雀大街的实施战况。 最新的消息传来,褚遂良面色一喜,说道:“诸位,先前太子谋反之事,陛下虽暂未处置,可也说过恢复其太子位只是缓兵之计。” “如今他又在大街上与两位皇子兵戎相见,这分明是贼心不死!” “依我看,咱们就该顺应陛下心意,趁此机会,协助魏王,一举拿下太子,以绝后患!” “魏王素有贤名,平日里广纳贤才,对治国理政之策更是钻研颇深。他心怀天下,若能登上太子之位,定能带领大唐走向更为昌盛的未来。” “反观太子,犯下谋反之大错,即便被恢复太子位,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故态复萌,再度做出危害朝堂之事?” 褚遂良希望在这个时候,借助魏王优势的情况下,说服众人,直接支持魏王。 这样一来,朱雀大街那边,就不会有什么变数了。 朝廷禁军出动,哪怕太子再厉害,也没有了用处。 话音刚落,魏征就站了出来,对褚遂良呵斥道:“简直荒谬至极!你口口声声说太子贼心不死,可你怎不想想,究竟是谁率先挑起这战火?” “魏王与晋王竟公然伏兵袭击太子,此等行径,与谋逆何异?” “太子身为储君,即便曾有过错,那也是陛下亲自定夺处置,何时轮到他们私下动用武力?” “太子自幼被立为储君,多年来,在陛下的悉心教导下,熟读经史子集,心怀治国安邦之宏愿。虽因一时糊涂犯下过错,但他在监国期间,也曾展现出非凡的理政才能,减免赋税、兴修水利,为百姓做了诸多实事。” “陛下既然恢复了他的太子位,便是对他仍抱有期望,相信他能改过自新。我们身为臣子,当为朝堂清明、皇室安稳尽心竭力,而不是助纣为虐,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推波助澜!” 褚遂良也不甘示弱,向前跨了一步,涨红了脸反驳道:“魏公,话可不能这么说!” “魏王贤能,一心为大唐社稷着想,怎会做出谋逆之事?” “分明是太子执迷不悟,妄图保住那本就不该属于他的太子之位,才逼得魏王、晋王不得不出手。” “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,为了陛下的江山稳固!” “魏王礼贤下士,朝堂之上诸多有识之士皆愿为其效力。” “他所提出的诸多改革之策,皆切中时弊,若能得以施行,大唐必将国富民强。反观太子,其身边多是一些阿谀奉承之辈,他若复位,朝堂恐将再次陷入混乱。 魏征气得浑身发抖,用手指着褚遂良,大声说道:“褚遂良,你这是颠倒黑白!” “太子才能,天下皆知,你却在这里一味诋毁。你如此偏袒魏王,究竟是为了大唐,还是为了一己私利?莫不是想在魏王登基之后,谋取高位,尽享荣华富贵?” 褚遂良脸色一阵白一阵红,他咬着牙说道:“魏征,你莫要血口喷人!” “我褚遂良对陛下忠心耿耿,日月可表。” “支持魏王,完全是出于对大唐社稷的考虑。” “魏王之才,远胜太子,且深得陛下喜爱。” “你如此维护太子,难道不是因为你与太子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?” 面对两人的争锋相对,长孙无忌跟房玄龄,却跟没有瞧见一样,低眉不语。 长孙无忌心里想着的,最好是晋王继太子位。 房玄龄老谋深算,在事情完全没有落定之前,自然不会轻易表态。 毕竟太子给的惊喜太多了,虽说一时间魏王跟晋王占据优势,但结果还没出来之前,参合完全没有意义。 然而这个时候的李靖却开口说道:“如此贸然贸然出兵相助任何一方,都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。” “然不管是太子,亦或是魏王,晋王,若有所失,等陛下醒来,定然会怪罪我等坐视不管之罪。” 长孙无忌听到李靖这话,知道已经不能当作不知道了。 作为第一功臣,陛下醒来后,最为责怪的就是他。 怎么说,他也是太子,魏王,晋王的亲舅舅。 看着三个外甥打生打死坐视不管,怎么着都说不过去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