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承乾点点头:“好。” 汉王李元昌此刻说道:“殿下,那我呢。” 李承乾想了想,道:“要不你去跟长孙司徒聊聊?” 李元昌有些迟疑,但还是回道:“好,我去跟他说,让他支持殿下。” 其实李元昌跟长孙无忌关系并不怎么好,也谈不上差。 虽说辈分相同,然李元昌是李渊小儿子,也是长孙无忌看着长大,因为调皮的缘故,没少被训斥。 只是就现在的情况来说,也没有人比李元昌更适合了。 李承乾前往长安,自然不可能说直接带着兵马抵达城下。 也不可能孤身前往。 先行谋划才是关键。 若能取得李靖的支持,入城轻而易举。 只是想说服李靖,大概是有些困难的。 赵节母亲长广公主,以及继父杨师道,也是很强的朝廷势力。 若都能支持太子,入长安不难。 —— 夜色如墨,笼罩着长安城,静谧中弥漫着令人不安的紧张气息。 赵节一袭普通百姓装扮,身着粗布长袍,头戴破旧斗笠,身影匆匆地来到了长广公主府门前。 微微颤抖着抬手,叩响了门环。 门房打开一条门缝,警惕的目光瞬间射向赵节。 当看到赵节的面容,脸色“唰”地一下变得惨白如纸,眼中满是惊愕,手忙脚乱地打开门,慌乱中差点将一旁的灯笼撞翻在地。 “大公子。” “速去通报母亲。” “是,大公子。” 长广公主正在内室静静地品茶,手中的茶杯刚举到唇边,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且慌乱的脚步声。还没等她反应过来,门“吱呀”一声被猛地推开,门房神色慌张,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来,结结巴巴地喊道:“公……公主,大公子他……他” 长安公主连忙追问:“节儿怎么了!” 门房赶忙道:“大公子回来了。” 长广公主手中的茶杯“哐当”一声掉落在地,茶水四溅,打湿了她华丽的裙摆,可她却浑然不觉,瞪大了双眼,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:“你说什么?节儿来了?这……这怎么可能!” 话还没说完,她猛地站起身,裙摆一甩,快步朝着门口迎去。 见到赵节的那一刻,长广公主呆立当场,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可置信,仿佛眼前站着的是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幻影。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,半晌说不出话来,过了好一会儿,才颤声说道:“节儿,真的是你?你怎么来了?如今外面局势如此混乱,到处都是危险,你怎么敢贸然回来!” 一边说着,一边快步上前,双手紧紧握住赵节的双臂,上上下下打量着他,似乎要确认眼前的人是不是真实存在。 赵节扑通一声跪地行礼,随后起身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母亲,孩儿此番前来,事关重大。太子殿下意在重返长安,稳定如今混乱的朝堂,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。孩儿跟随太子殿下,秘密返回长安,恳请母亲相助。” 长广公主听闻此言,脸上的震惊瞬间被慌乱取代,她踉跄着后退一步,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:“节儿,你……你说什么?” 赵节上前一步,急切地说道:“母亲,您听孩儿说。如今陛下病重,朝堂之上李泰与李治为争夺监国之位,争得你死我活,朝堂混乱不堪,百姓苦不堪言。大唐江山摇摇欲坠,唯有太子殿下心系天下,一心为百姓谋福祉。” “母亲人脉广博,定能为太子殿下汇聚一股强大的力量,助他稳定朝堂,还大唐一片太平。” 长广公主眉头紧锁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神色满是挣扎:“节儿,为娘明白你的意思,也知晓如今朝堂混乱。可太子回长安,实在风险太大。你继父杨师道那边,他向来行事谨慎,且与朝中各方都有往来,贸然参与此事,他怕是难以接受,弄不好还会惹来大祸。” 赵节赶忙说道:“母亲,如今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若再犹豫不决,大唐危矣。继父那边,孩儿愿与母亲一同去劝说。他身为大唐臣子,深受陛下恩泽,岂能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陷入危难而无动于衷?孩儿相信,只要跟继父陈明利害,他定会以大唐为重。” 长广公主停下脚步,看着赵节,眼中满是担忧与不舍:“节儿,你可知此举的凶险?一旦失败,你可就……” 赵节目光坚定,说道:“母亲,孩儿深知其中凶险。太子殿下谋略过人,身边又有诸多贤能之士相助,此次行动定能成功。母亲,求你助孩儿一臂之力。” 长广公主沉思良久,最终微微点头:“好吧,节儿,为娘这就命人备车,我们一同去见你继父。只是此事,千万要小心谨慎,不可走漏半点风声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