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任何时代,从来不缺乏聪明人。 就算李泰是个傻子,他的手下这么多世家大族的人才,谋士。 也会给他分析出现在的局势跟状况。 太子曾经就安排过纥干承基刺杀他,如今高丽大局被太子所掌控。 他还去高丽王都,那就是自投罗网了。 原本李泰心灰意冷,觉得夺嫡无望,毕竟现在太子势力威武太大。 即便影响了名声跑路,也就无所谓了。 然而张亮的这句话,顿时让李泰看到了希望。 “父皇密诏,让张尚书班师回朝?” 李泰再次确认道。 张亮肯定的点头道:“是的,这是密诏,还请魏王一看。” 张亮也不迟疑,从怀中掏出密诏来,递给魏王。 李泰接过后,仔细看了起来。 里面的内容很简短,寥寥几句,也没说什么,就是让张亮立即班师回朝,高丽方面,交给太子掌控就行了。 看完后,李泰看了看崔盛玉,也没避讳张亮,问道:“父皇这是什么意思,难道是因为太子?” 其实李泰心中已经感觉到了,父皇正在忌惮太子,但还是想确认下。 崔盛玉点头道:“是,恐怕陛下也已经察觉到了太子的问题。” “太子夺走了李道宗的兵权,这等行为,令陛下不喜,或是有其他安排。” 听完了,李泰看了一眼张亮。 张亮却没有要说话的意思,微微偏头,保持沉默。 太子,魏王,还有陛下之间的这些事情,他可不想参与进去。 夺嫡,大统之争,臣子参与进去,那就是炮灰了。 对于张亮来说,以他的能力达到如今官职,已经算是个巅峰了,就没必要去冒险了,反正听从陛下的命令即可。 见张亮不搭腔,李泰也不在乎。 这就跟先前不同了。 先前是他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情况下,强行跑路避开太子。 现在可是父皇的诏敕。 这里头含义完全不同。 最为主要的是,父皇传递出了一个信号,那就是他开始对付太子了。 这些安排,就是避免太子更加壮大。 “魏王,我先告退去筹备回朝之事。” 张亮开口作揖道。 李泰点点头:“有劳张尚书了。” 即便张亮没有投靠他的意思,李泰也不会去特意得罪他。 本来大部分的朝廷重臣,都不会选择站队,等多的是两不相帮,只按照陛下的诏敕行事。 李泰也没有了看风景的心思,赶忙回去,把柴令武,房遗爱等人召集起来,分析情况。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 如果是陛下亲自下场对付太子的话,这以后的太子位,还不是要落到他头上吗。 至于太子是否会赢,李泰就没考虑过。 父皇何等人物,怎么可能输给太子。 —— 安市城。 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情况下进行着。 大量的民夫被一批批的安排回家。 更多的唐军,或者说跟随而来的大唐民夫,只要愿意的,就能留在高丽当官。 县尉,捕长,武侯,主簿,乃至于县丞,县令。 或是成为武官,队正,旅帅,校尉。 李承乾已经开始在筹备高丽各地建折冲府了。 没有强迫跟随唐军而来的民夫,民兵,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。 只要愿意的,就可以进行安排。 高丽这么大的地方,李承乾要对所有的地主豪绅进行审判,打倒所有的贵族,彻底颠覆高丽地方阶级,重新划分财富。 如果在大唐搞这样的事情,必然会失去民心,群起而攻之。 但这里是高丽,是战败的高丽,完全能随心所欲,想怎么干就怎么干。 只要敢阻拦的,全部处死,彻底将高丽揉成李承乾想要的形状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