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三天不到,李承乾跟安市城的战斗就已经打响了。 跟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不同。 不是说要等到李承乾大军抵达安市城才会开战。 而是行军途中,高丽方面就已经开始安排骑兵进行骚扰。 李承乾这边自然也是骑兵回应。 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团作战,不是说比谁人数更多。 也不存在一次性所有的大军都能上阵,这很不现实。 实际上不管是高丽方面,还是李承乾这边,哪怕是大战,两边每次交战的总人数,也不会超过五万人。 通常是今天打一批,明天换一批。 再就是局部对战了。 高丽山多,安市城周边更是山脉阻隔。 通常要划分出两三个战场出来。 “殿下,渊盖苏文安排了五个千骑过来挑衅。” 苏定方汇报军情。 李承乾点点头:“苏将军,给他们点颜色瞧瞧。” 开局丢王炸。 军团作战,气势很重要。 尤其是首战。 所以李承乾直接让麾下最强将领,苏定方出战。 这个曾经或者了突厥可汗,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厚一笔,继李靖,李世民之后的大唐二代军神。 “遵命。” 苏定方领命而去。 陈云超跟李德謇带着羡慕的目光。 但他们没有去争。 在一起这么久,彼此之间的军事水平,自然早就已经有所了解。 苏定方跟他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,换个方式说,都可以直接当他们老师了。 太子让苏定方出战,两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。 至于贺兰楚石,基本上没有什么说话的份,水分太大。 真实水平,可能比之一些将军都不如。 对于贺兰楚石,李承乾现在也已经有些无所谓了。 杀不杀都没太大区别,反正二凤那边,大概也没有了和解的可能。 这次出来,李承乾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。 对于长安的情报都没那么在乎了。 不管是二凤发没发现自己谋反的事,都当他已经发现了就是。 前方。 苏定方带着薛仁贵,裴行俭。 可谓算是全明星阵容了。 同样是率领五千骑兵,迎击高丽五千骑。 苏定方领两千骑,薛仁贵跟裴行俭,各领一千五百骑。 “此战为首战,高丽来势汹汹,当暂避锋芒。” “届时交战后,采取左右迂回之策,主攻其右翼,自右侧突破。” “突破右翼之事,便由仁贵负责。” 薛仁贵作揖道:“末将领命。” 苏定方继续道:“守约,你负责左翼佯攻,不要与之纠缠,趁机插入其后方,断其来路。” 裴行俭作揖道:“末将领命。” 苏定方这次要打出最为漂亮的首战,对于前来挑衅的高丽骑兵,主打一个全歼。 在个人勇武上,薛仁贵是极其强势的,裴行俭虽然战术娴熟,但突破冲击这块,比之薛仁贵还是要差上少许。 历史上,薛仁贵就是在李世民攻打安市城之战中,展露头角。 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围困,薛仁贵单枪匹马冲入敌阵,斩杀高丽将领,将刘君邛救出。 第二次还是在安市城之战,高丽北部耨萨延寿、惠真率十五万高丽、靺鞨兵前来救援安市城。 薛仁贵身着白衣,手持戟枪,腰挎双弓,在战场上冲锋陷阵,所向披靡,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,最终唐军大败高句丽军,斩首两万多级。 后来李世民征战无果,返回长安,对薛仁贵说道:“朕旧的将领都老了,不能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工作。朕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,没有比得上你的。朕不高兴于得到辽东,高兴得到你啊。” 后来的唐高宗时期。 薛仁贵参与贵端城之战,衡山之战,金山之战,扶余之战,一直到最后的平壤之战,彻底覆灭高氏高丽。 不过时。 两军交战。 其实在这个时候,高丽方面的军备甲胄,跟大唐虽有些差距,但这差距很小。 然而苏定方这边,不管是战术协同,意志力,个人武力,均是碾压高丽骑兵。 高丽五千骑袭来。 苏定方两千骑中场压阵,丝毫不输。 左右侧翼的突袭,使得高丽骑兵不得不分兵对抗,大大的减少了苏定方的压力。 不过在这个时候,高丽骑兵也想建全功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