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张将军,这些高丽人胆子太小了,跟乌龟一样躲在城里不敢出来,真是无趣啊。” “一群鼠辈,他们也只配躲起来了。” “我手中的大刀,早就饥饿难耐了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痛饮一番。” “哈哈,定教他们哭爹喊娘。” 几个胡兵首领,笑哈哈的跟张俭说道。 他们对于这次攻打高丽还是很有兴致的,战功是一方面。 最为关键的是,对于各部落来说,生活艰难,想要过得好,就只能是靠抢。 还有什么是比依附在大唐旗下,攻打高丽更好的事情呢。 至少在行军这段时间,粮食都是大唐供给,儿郎们都能吃个饱饭。 若是打下一座城,随便抢点东西,那就发财了。 张俭性格谨慎,尤其是作为先锋营至关重要。 对各首领说道:“根据情报,高丽莫离支渊盖苏文,已经向这边过来,很有可能就是前往盖牟城,亦或是辽东城。” “此人是有些本事的,不可大意。” 先前担任营州都督时,渊盖苏文继承父亲爵位为高丽大对卢,相当于大唐的宰相。 针对大唐的劫掠,就是渊盖苏文发起的。 渊盖苏文在辽东地区的名声还是很响亮的。 听到渊盖苏文要亲自前来,几个胡兵首领的面色也变得认真起来。 果然。 次日。 天微微亮。 探马来报,建安城大军出动,约莫有上万军,向大营行军而来。 张俭毫无慌乱,当即命人构建防御工事。 同时统领军队准备应敌。 巳时。 高丽大军已经逼近军营。 他们同样有着出色的骑兵队伍。 辽东地区有着广阔的草原和适宜的气候条件,高丽有大量属于自己的马场。 作为东北亚的交通枢纽,其控制了周边各国的往来通道。 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高丽能够与周边地区进行马匹的贸易和交流,获取更多的优良马种,从而不断充实自己的骑兵队伍。 “盾兵准备,列阵!” “弓弩手准备,听号令,三段击,列阵。” “骑兵准备,左右侧翼游走。” 简短的命令迅速下达地方,唐军有着非常成熟的防御体系。 最前面是一阵列的塔盾士兵,架起长矛,应对骑兵冲锋。 后世的排队枪毙并非是首创,这样的战术唐军早就已经应用到了弓弩手阵营中。 除了五千各部落骑兵队伍外,张俭还有三千唐军将士步卒。 另一边。 高丽大军在靠近两百步外,就停了下来,开始整备阵型。 精锐的将领,很少会让士兵直接冲锋的。 因为这样一窝蜂的冲上去,不仅会大量消耗士兵的体力,也会让整个阵型变得混乱不堪,甚至出现人踩人的现象。 实际的交战,要么是重骑兵冲锋陷阵,要么就是短兵交接。 为什么高丽被视作中原王朝之心腹大患。 因为他们的战术运用,包括排兵布阵,皆跟中原王朝同种同源。 “列队!前进!” 排列好阵型的高丽步兵,举着盾牌,向着唐军缓步前行。 三倍于唐军的步兵数量,犹如一片海浪,逐渐朝着唐军阵营吞噬而来。 这种压迫感是很强烈的,如果不是精锐士兵,在这样的压迫下,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崩溃。 不过对于唐军来说,虽有三倍敌军,却也算不得什么。 有些年轻的士兵,没见过大场面,不由有些紧张的吞咽口水。 旁边的老兵没有说话,只是用肩膀顶了一下,给于其坚定的目光。 感受到袍泽带来的力量,年轻的士兵在这一刻,也变得无畏起来。 士气是可以传染的。 “一百二十步。” “一百步。” “八十步,弓弩手准备。” “六十步,射击!” 号令之下,漫天箭雨朝着高丽大军落下。 在这样的对抗中,根本不需要瞄准,只需要进行抛射即可。 六十步的范围,足以造成最大杀伤。 高丽方面。 “防御,举盾!” 密集的箭矢,一波又一波,好似暴雨临盆,不断落下。 高丽士兵聚拢在一起,高举盾牌,尽可能的避免受到伤害。 即便如此,依旧不断有人中箭。 对于防御的一方来说,箭雨的优势很大。 顶着箭雨,高丽大军不断逼近。 “二十步,备战!!!” 唐军士兵顿时放下弓弩,转而装备长矛,横刀。 十五步。 十步。 五步。 双方前排的将士们,都已经能看清对方的目光。 坚韧,无畏。 视死如归。 “杀!!!” “杀!杀!杀!” 巨大的咆哮声响彻天际,双方怒吼着厮杀在一起。 没有华丽的招式,没有漂亮的身法。 哪怕是敌人冲到了面前,也不闪不避。 手中长矛,一刺,一收,向前逼近。 当身边的袍泽倒下,后面的士兵立即就会接替上来。 唐军如是,高丽亦如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