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贞观十七年,八月初一。 在即将抵达幽州时,李承乾赶上了李道宗。 李道宗比李承乾提前了一个半个月出发。 按照正常的路线安排,是应该在幽州两军会面。 不过由于李承乾是全马车行军,哪怕是普通行军的速度,也要比李道宗更快。 李道宗的军队里,有着大量的步卒民夫,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。 日光稍弱。 李承乾坐在马车上,远方已经可以看到大量的民夫,正在缓慢的移动。 一眼远去,连天接地。 几万人的队伍,把前边的道路都给堆满了。 随着这边骑兵的靠近,前边的民夫也就停了下来让路。 连着一个月的长途跋涉,即便是强如李承乾的身体,也感到了一丝疲惫。 若是平坦的大道,就坐在马车上。 若是崎岖的小道,则骑马而行。 “他们竟都坐在马车上。” “粮草辎重也是马车在运。” “真舒服啊。” “这是太子的兵。” “我也想当太子的兵。” 民夫们看向坐在公交马车上的人,眼中的满满的羡慕。 这种轻松的行军方式,是他们不敢想的。 而偏偏在太子这里,就见到了。 前方李道宗也收到了太子临近的消息,骑着马从前边赶过来。 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 “皇叔上来说话。” 马车停下,李道宗翻身下马,然后上了太子马车。 他是李世民的堂弟,也是李承乾的皇叔,在礼节上就比较轻松了。 上了马车,李道宗能感受到一丝清凉之意。 虽说不算多,但在这炎日下,也算是舒服了。 “太子这马车真不错。” 李道宗赞叹道。 李承乾笑道:“皇叔若喜欢,也可以打造一辆,我这里还有不少消石。” “说起来,这还是青雀想出来的主意,先前我一直用来制冰,倒是没想到还能给马车降温。” 李道宗也不客气:“谢过太子。” 能够更舒服的行军,没有人会拒绝。 李道宗整体还是比较轻松的,按照这次的进攻安排,他跟太子负责佯攻。 所以在行程跟战斗上,都不会很简单。 参战的开始,是等到侯君集主力部队抵达后。 这个时间段还会很长,他们只需要对辽东城进行牵制。 理论上来说,至少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。 毕竟侯君集跟李勣攻克盖牟城,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。 攻城器械的打造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。 云梯,冲车,投石车。 都不可能说携带着走,长途跋涉的情况下,都是在抵达战场后,才开始进行打造。 当然,在接到东征高丽的命令后。 幽州跟营州刺史,就已经在开始安排打造了。 比如云梯,大唐的云梯经过改进后,底架有六轮,相对比较便于运输。 军队出征时可以将其拆卸后随军携带。在需要攻城时,能够快速组装并投入使用。 “听说在辽东城,有着很多隋朝的百姓,都是当年战乱之际逃过去的。” “此番若能将高丽灭国,想来这些百姓,也可以回到大唐治下。” 李道宗的语气有些感叹。 其实现在的高丽,比之隋朝时候,还要来得更为强势一些。 隋末战乱不仅对高丽没有影响,反而大量的工匠使得高丽的各项技术得到快速发展。 距离上一次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丽,已经过去了二十九年的时间。 贞观之治才十七年,而高丽已经暗中发展了二十九年。 贞观五年就在修高丽长城了,到现在还在修。 不过很可惜,不管是历史上李世民攻打高丽,还是这次李承乾炮轰高丽,这条长城都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