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皇帝,谁不想当呢。 当今天下有资格继承皇帝的就三个人。 晋王就是这三者之一。 但凡有半点机会,谁又愿意放弃。 自古以来,多少英雄好汉,都为了这个位置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兄弟相残、父子反目之事屡见不鲜。 若能有机会碰上一碰,即便是粉身碎骨,又有何妨。 李治心动了。 但他也清楚,现在还没有到暴露野心的时候。 还需要隐忍,更需要隐藏。 太子跟魏王的多年经营,不是他一下子就能击败的。 尤其是太子,以太子如今的声势,党羽。 哪怕他跟魏王联合起来,也不可能斗得过。 可若是太子自己谋反,这就完全不同了。 再优秀的太子,谋反之后,还能是太子吗。 想到这里,其实李治的心里是很有疑惑的,甚至还会有质疑自己的猜想。 太子真的在谋反吗。 太子为什么要谋反呢。 李治没当过太子,在他看来,太子完全没有谋反的必要,安安稳稳的,等着继承皇位不就好了。 太子天然就有正统的继承权,干嘛要做谋反的事情。 李治想不通,也想不明白。 或许只有成为太子后,才能对大兄如今的情况感同身受吧。 —— 李世民心情很不好。 他想要开设更多水泥厂的事情,遭到弹劾了。 是的,大量的官员弹劾他这个皇帝。 简直是倒反天罡。 尤其是魏征。 在早朝上,就差没指着他的鼻子骂了。 “朕只是想让这长安城更加好一些,百姓能够更为舒适一些。” “难道朕做得不对吗。” “为何这些臣子们,一个个如此坚决。” 两仪殿,李世民在生闷气。 反对的人太多,这让他的诏敕一时间也发布下去。 就算是发下去了,门下省那边也会封驳。 张阿难听着陛下的埋怨,却也不知道怎么说。 大臣们的理由很充足。 这不是给工人发工钱的问题,而是大唐的人口不够用了。 魏征站在朝廷上,振振有词。 太子造煤矿厂,十座煤矿,要招近十万人。 水泥厂这边已经有一万多人了。 东征又征召了四十余万民夫。 这里就有五十万左右的壮年劳力,从种田离开。 大唐以农为本,如此大量劳动力的缺失,对于今年的秋收,本来就已经是极大的负担。 现在陛下你还要招工,开出的条件还这么诱人,这不是让百姓们弃农从工吗。 如此以往,粮食减产,涨价,大唐盛世就此断绝。 这番话引得群臣认同,对于圣人的提议一致反对。 甚至还有人提出,要对太子的煤炭厂进行裁减,还工于农。 蜂窝煤虽然好用,可毕竟比柴火要贵,使得百姓负担增加。 眼看群臣越说越离谱,气得李世民直接宣布退朝。 “若太子在就好了。” 李世民突然有些怀念太子在的好处了。 毕竟太子通过太子教令,绕开朝堂,自己开煤炭厂,水泥厂,招收工人。 这完全是属于合法买卖,群臣即便有所怨言,也没有办法去阻止。 张阿难听到这话,心里头突然有些紧张。 他查太子谋反的事情,都已经查到关键之处了。 也许要不了多久,就能把整个真相还原出来。 现在陛下突然念着太子的好,那自己还要查下去吗。 这让张阿阿难的内心,多了几分纠结。 —— 房玄龄倒是不纠结了。 在知道张阿难查太子谋反后,整个人都变得轻松下来。 针对太子的一系列事情,反正他是没有打算再继续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