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,这是东宫送来的奏疏。” 张阿难把文书放在龙案上。 李世民打开看了一番后,惊讶问道:“太子的水泥厂,那些水泥,都已经准备好了?” 张阿难回道:“是的,陛下。” 李世民起身:“去后殿看看。” 后殿庭院,有一块用水泥制作的水泥地面。 是李承乾让工匠铺设,给李世民展示用的。 不过因为一系列事情,李世民就把这件事忘了。 只是听太子提过,水泥地面会很好用。 后殿里。 一整片的水泥地面,出现在李世民眼前。 这块水泥地面已经成型很久,李世民踩了上去,发现果然很硬。 “如石砖一般,比三合土更佳。” 李世民很快就意识到水泥地面的作用。 长安的地面很容易就会坑坑洼洼,如同全部铺设上水泥,便会更加干净整洁。 “太子真是有奇思妙想。” “也不知他怎么突然就找出了这些多的好东西。” 李世民骑着马试行了一段,又让人把马车送来,很是平稳。 随后又开始测试地面的坚硬程度,于是让人拿来一把大锤。 亲手挥动铁锤砸向地面,却只是砸出了一个小坑。 “或可用于城墙。” 李世民很快就有了想法。 长安的城墙主要材料为夯土,只有一些关键部位,如城门,城楼这些地方,才会使用石砖加固。 所以现在的长安城的城墙,主要还是在用夯土建造。 而夯土实际上就是黄土加黏土。 夯土城墙会风化,表面出现裂缝和剥落,从而掉灰。 所以一到夏天,长安城墙就经常出现大量灰尘,碰上大风,颇有黄沙漫天的感觉。 城墙附近有植物生长,其根系也会对城墙结构造成破坏,还经常需要进行清理修缮。 这样的情况,一直到宋元明时期,随着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砖石结构在城墙建设中的应用更加广泛,开始大量使用石砖。 现在这样的水泥,制作好后跟石砖一样,也不易生灰,岂不是加固城墙的好材料。 李世民问道:“太子的水泥厂,现在有多少水泥了。” 张阿难道:“应该是足够朱雀大街所用了。” “太子的意思是,在铺设完朱雀大街后,再以皇城为中心,分别向其他坊外的道路进行铺设。” 李世民想了想道:“朱雀大街的水泥地面铺设,朕准了。” “但在之后,水泥暂且不用于地面,把周遭的城墙先铺上一层。” 张阿难躬身道:“是,陛下。” —— 七月十五,李承乾大军抵达相州。 长安城朱雀大街被戒严,开始进行水泥地面的铺设。 一辆辆马车不断运送水泥沙过来,大量的工匠进行水泥地面的制作。 百姓们对于这个事并不算陌生。 因为新一版的邸报中,已经讲述了关于铺设水泥地面的事情。 文章中详细说明,这是东宫工匠在太子的率领下,发明出的一种全新三合土。 具有不易生灰,硬如坚石的特点。 于此同时,李世民也调用了部分水泥,对长安小段城墙进行水泥铺设的测试。 而在这段时间里。 张阿难终于调查出了一些情况。 是关于杜荷跟李安俨有所联系的事情。 自从杜荷感觉被监视后,行事就一直很小心了,再也没跟李安俨见面,明面上装作互不认识。 但有句话说得好,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。 张阿难对杜荷的人际关系,进行了汇总,最开始没有出现李安俨的名字。 然而有名宦官却说,他好像听说过杜荷跟李安俨关系不错。 这顿时引起了张阿难的警觉。 毕竟李安俨作为宿卫统领,如果跟太子勾结谋反,那造成的影响,可就太大了。 张阿难并不知道,这件事其实是房玄龄特意透露给他的消息。 李世民的情报机构,最早的时候,就是房玄龄负责搭建的。 当然不是后世传说中,捏造出来的什么六扇门,丽竞门这些。 但确实有这样的情报机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