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按照计划,太子起兵后,是要先行对魏王军营发动袭击,将五千骑纳入囊中,壮大实力。 正准备叫人传信,就有手下来报。 “将军,有一人想要面见将军,说有重要事情。” 陈云超不知是谁,但见一面是没问题的。 “让他进来。” 带着信件的崔氏族人,进屋后作揖:“我有重要消息呈报,还请将军屏退左右。” 陈云超微微皱眉,短暂迟疑后挥了挥后。 屋内将士尽皆退出门外。 “说吧,你想要报什么消息。” 崔氏族人作揖:“受家兄崔盛玉所托,特将此信交给太子。” “还请将军尽快转交太子。” 说完,便从怀中把信拿了出来。 听到崔盛玉给太子写信,陈云超眉头一挑。 他并不知道太子跟崔盛玉之间的合作关系,但知道崔盛玉那次到了东宫后,似乎跟太子相谈正欢。 在这个时候,崔盛玉送信过来,是什么意思? 他可是魏王军营的都护啊。 整个魏王五千骑,可都是世家子。 想到这里,陈云超深深吸口气。 接过信件后,沉声道:“好,我知晓了。” 崔氏族人送完信后,就离开了。 陈云超这边知道事态紧急,当下也顾不得太多,找了匹快马,吩咐属下看好这边。 带着十余缇骑,i立即前往军营。 当陈云超抵达军营的时候,已经快到日落时分了。 夕阳的余光洒在军营中,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。 李承乾正在查看火药。 这是他现在最大的底牌。 两万斤的火药,任何城池在他的面前,就跟是脱光了衣服的少女那样,完全不设防。 对于内侍文忠,把向可一起送过来,李承乾感觉到很满意。 向可也让他很满意。 把五雷堂用来配比火药的木筒,也一并带了过来。 为了更好的保密,李承乾第一时间就把木筒毁了。 这是只有他知道的黑火药最佳配比,即便是其他人短时间内,研究出黑火药,也绝对达不到他现在所用的火药威力。 “殿下,陈将军回来了,正在求见殿下。” 听到亲卫的汇报,李承乾点点头,前往军帐。大帐内,陈云超正有些焦急的等候着。 因为知道这份信的含义,在没有看到太子前,有些焦躁不安的来回踱步。 李承乾来的时候,就看到了这一幕。 “有什么事让你也沉不住气了。” 李承乾笑着问道,不过内心也有些紧张。 陈云超这样的感觉,好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。 难道是长安城内,终于生出变故了吗。 “殿下,是崔盛玉,清河崔氏长公子,他让人送了一封信过来。” 李承乾面色不变,心下却松了口气。 温和道:“拿给我看看。” 陈云超连忙把信拿了出来,李承乾接过信,撕开信封看了起来。 只是短暂的扫了一眼后,就把信件折了起来,放入袖内收好。 “殿下,他这是?”陈云超有些迟疑的问道。 李承乾呵呵一笑:“他是孤的人。” 陈云超闻言大喜,这就意味着一旦起兵,魏王军营的五千骑,已经是囊中之物了。 “好了,不要太激动,崔盛玉能在此时看清形势,也是个人才。” “不过暂且来说,这件事还需保密,除孤之外,你不用对其他人说。” 听到太子嘱咐,陈云超作揖回道:“是,殿下。” 李承乾对此还是有些高兴的,毕竟起兵造反,崔盛玉会不会跟随,这也是面临很大的一个选择。 先前李承乾并没有去联系过崔盛玉,其实在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。 不过现在看来,崔盛玉还是很有眼力劲的。 且从这封信来看,魏王对于自己这边的情况,应该是有些猜测了。 这是在进行准备,或许连自己起兵会首先袭营这等事,都已经猜到了。 也许是房玄龄告诉他的,也许是麾下谋士推测出来。 这些都不重要。 这个天下,从来不缺乏聪明人呢,也不缺乏有眼光的人才。 自己的动向被人推测出来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 毕竟对于李承乾来说,魏王军营,就是放在嘴边的肉啊。 李承乾叹了口气,现在就看陛下那边,会如何择决了。 本身来说,如果不是被逼无奈,李承乾是不想在这个时候起兵造反的,或者说先前是没有打算过起兵这个事情。 一旦起兵,就相当于彻底跟二凤决裂了。 内斗之下,动荡的是整个大唐。 后世的安史之乱,香积寺之战,不也是跟现在的情况有些相似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