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安俨在一旁听到这话,顿时松了口气。 看来陛下不会太过责怪太子强开城门的事情。 李世民微微皱眉,语气略带责怪之意:“城门郎何故任由太子打开城门,若无朕的诏敕,以太子教令,如何能开。” ““朕赋予城门郎守卫城门之责,岂容他如此轻易被太子威慑。此事定要严查,若有玩忽职守之人,严惩不贷。” 在李世民看来,太子无权夜开城门,哪怕是强迫,城门郎也应该坚守本分。 城门之职,如此重要,遭受威胁就开了城门。 若是别人也威胁一二,岂非也能轻易打开城门。 城门可是长安城防守的根本。 对于太子,李世民自然是以理解的心态去看待,毕竟这是自己的儿子。 但对于城门郎,自然要问罪了。 好在城门郎知道会有这个情况发生,所以在通禀的事情,就把事情原委详细的交代了上来。 张阿难解释道:“城门郎原是拒绝为太子打开城门,后太子罢免了城门郎的官职,这才开了城门。” 李世民不悦:“太子如何有罢免之权。” 张阿难提醒道:“太子可行监国之权,陛下自从授予太子监国权后,尚且未曾收回,是以五品往下官员,太子可先行罢免,而后再由吏部审查核准。” 李世民略微沉默。 他这才想起来,自己好像一直没有收回太子的监国权。 监国权不是太子本身就有的。 而是需要皇帝赋予或收回。 按照正常的流程,如果皇帝出征或出巡,病重或无法理政,又或是其他特殊情况下,才会赋予太子监国权。 李承乾十三岁,便被授予监国之权。 李世民好游猎,经常出去打猎,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,这就经常会出现太子监国的情况。 李世民是比较喜欢玩的,有时候兴致来了,直接就出去了。 又是赋予,又是收回,很是麻烦。 所以前几年外出打猎后,李世民就没有收回太子监国权了。 毕竟太子监国的时候,政务这块处理得不错。 太子监国权,在唐律有明确规定,主要分为四大块。 行政决策权,军事指挥权,司法审判权,礼仪主持权。 而在行政决策权中,就包含了对五品之下官员的任免、赏罚。 现在太子以监国权,对城门郎进行罢免,是符合大唐律法的。 “太子倒是会钻空子。” 李世民轻轻一句,就把这件事揭过去了。 也没想对太子有什么惩罚。 东征在即,此时对太子责罚,容易影响太子在军队中的声望。 李世民还是想看到太子在辽东战场上有些出色表现的。 谁不希望自己的继承者,也是个文韬武略具备的优秀皇帝呢。 些许功劳,还不至于影响到李世民的权威。 “太子应也是事急从权。” 张阿难开口道。 李世民点点头。 对于这个说法比较认可。 “阿难,明日你去趟城外太子军营,问问太子何故如此。” “身为太子,哪能这般枉顾律法,当要以身作则才是。” 张阿难躬身道:“是,陛下。” 在不涉及谋反的情况下,李世民对于李承乾,还是很在乎跟心疼的。 一些小的过错,就是警告一番,基本上就完事了。 在李世民的心里,太子还是很不错,很优秀的。 犯一些小的过错,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,用不着太过严苛。 城门郎:??? —— 次日清晨。 城外太子军营所在。 今日操练取消。 实行军演。 所有骑兵尽皆披上甲胄,严阵以待。 辅兵们则开始快速收拾行囊辎重。 陈云超在太子的安排下,领三百骑,全副武装,直奔灞桥驿而去。 大约半个时辰,大军便可随时开拔。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,可容不得半点含糊。 军中大帐内,各军情况不断上报进来。 李承乾听取汇报的同时,也在等待长安城内的消息。 但凡长安军队有所异动,那么李承乾就会毫不犹豫的下令,急行军向洛阳出发。 “殿下,城门正常开启,暂无异动。” 贺兰楚石带了数十骑去探查情况。 “再探。” “是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