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驾。 一行数十骑,策马奔腾。 嘉福门。 守门卫士见太子策马而来,低头躬身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 延喜门卫士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 出延喜门,一路向南,是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,过十八坊,至启夏门。 李承乾穿赤黄常服,身骑照夜玉狮子。 朝启夏门,一路疾行。 路上巡逻的金吾卫远远瞧着,当即停下等候。 待太子一行路过之际,高声大喊: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 这个时候,打的就是时间差了。 假若房玄龄上告太子谋反,哪怕是李世民要封锁宫门,也需要派人过来。 只要李承乾速度够快,比李世民派的人更快,就能顺利出城。 这一出城,便是天空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 便是谋反,又奈我何。 就是这般,李承乾率五十骑,抵达启夏门城门下。 宵禁之际,城门封闭。 宵禁制度在大唐极其严格,城门的开闭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,由专门的城门郎负责管理,直接听从皇帝的命令。 听到响动,启夏门的卫士顿时紧张起来。 城门郎也赶忙过来。 看到来人,顿时一惊。 “拜见太子殿下。” 李承乾骑在马上,吩咐道:“开城门。” 城门郎闻言,心头一跳,恭声道:“还请太子殿下出示陛下诏敕。” 虽然太子位高权重,但长安城门,为长安之防。 按照规定,于宵禁之际开启城门,需要有陛下诏敕才可。 哪怕是有紧急军情,也是从吊篮传信,不可擅开城门。 即便是太子亲至,在没有陛下诏敕的情况下,也不能开启城门。 “孤说,开城门。” 李承乾眼神冷冷的盯着城门郎,一字一顿的说道。 城门郎冷汗直冒。 他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,也不敢询问太子,为何在宵禁后要开城门出城。 但傻子都明白,太子在没有得到陛下诏敕的情况下,擅开城门,必然是有着极大的事情发生。 而这样的事情,往往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动荡。 “请太子殿下出示陛下诏敕。” 城门郎拱手作揖再次开口,深深低头,不敢多说。 李承乾看了眼拦在前面的城门郎,还有后面以及城门上的上百卫士。 淡淡道:“传孤太子教令,启夏门城门郎冒犯于孤,即刻起,罢官免职,明日自行前往吏部听候处置。” 城门郎听到这话,反而是松了口气。 在没有陛下诏敕的情况下,他确实不能听从太子的命令打开城门。 本身来说,太子虽然权力大,但也不能直接任命和罢免官员。 但李承乾是监国太子。 在监国权内,是有权直接对五品或五品之下的官员进行罢免。 这个罢免不是随意的,正式的罢免流程,还要经过吏部调查,核对,最后才是下达罢免文书。 城门郎从六品,正好在太子监国权内。 “谨遵太子教令。” 城门郎恭声回道。 “让开。” “是,殿下。” 城门郎当即退到一边,整个人都轻松了。 还是太子会来事啊。 这样他就不用担责任了。 太子声势太强,他一个小小的城门郎,又如何吃罪得起。 “开城门。” 李承乾再次沉声吩咐道。 诸多守门卫士面面相觑,不知该怎么办。 只好把目光投向城门郎。 城门郎哪会搭理,偏过头不看。 “尔等还不打开城门,更待何时。” “难道要孤亲自开城门吗!” 面对太子逼迫,众多守门卫士无奈,只能行动起来,开启城门。 城门缓缓打开。 李承乾冷哼一声,率领众骑,出城而去。 守门卫士就这么看着太子一行缇骑,消失在夜色中。 “愣住作甚,还不赶紧把城门关上。” 太子一走,城门郎当即高声喝道。 卫士们反应过来,纷纷拉动绞盘,绳索牵引城门,缓缓关闭。 城门郎随即吩咐道:“速去禀告陛下,太子强开启夏门,夜出长安。” ——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