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房玄龄轻叹一声道:“为父并非坐以待毙,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。” “我们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情况,而不顾及长远的后果。” “且太子身边也不乏能人志士,若我们的证据不够确凿,很可能会被反咬一口。” 房遗直皱眉道:“那父亲打算如何?难道就这么放过这个机会?” 房玄龄沉默片刻,道:“等太子离开长安。” “届时太子在行军路上,自然无暇顾及长安城中的情况,陛下也好安排审查。” “就算是消息传到太子那边,太子也鞭长莫及。” 房遗直道:“可这样,太子得到消息,还是会反。” 房玄龄道:“但却无法波及到我们了。” —— 六月二十三。 长安轰动。 因为在最新版的邸报上,竟然出现了太子画像。 要知道不管是皇帝像还是太子像,按照唐律的规定,是严格禁止百姓私藏,贩卖。 私藏贩卖皇帝或太子画像,最轻也会被定为僭越之罪,重则定为谋逆之罪。 可现在,太子像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邸报上。 一开始买邸报的时候。 其实很多百姓并不知道这就是太子像。 因为他们不识字,也没见过太子是长什么摸样。 只是看到邸报中突然就出现了一张画像,感觉很是好奇。 拜占庭的绘画特点就是宗教,宗旨在于加深信徒对宗教的理解和信仰,具有强烈的宗教教育意义和精神感染力。 画像上的人,虽然百姓们不知道是谁,但姿态端庄、表情肃穆,眼神望向远方,给人一种庄严、神圣的感觉。 下意识的就会觉得非常尊贵。 当茶楼里,说书人说出,这就是农泽圣睿太子殿下的本人画像后。 哗的一下,整个茶楼跪了一大片。 百姓们都吓傻了。 私藏太子像是罪。 购买太子像更是罪。 这到底是谁啊,这么大的胆子,如此售卖太子像。 这是要把长安城的百姓一网打尽,全部都送到大牢里去吗。 “诸位莫慌,莫慌。” “邸报上说了,这太子像,是太子殿下命令拓印上去的。” 听到说书人这么说,百姓们这才安心下来。 不过对于此事,议论声就更大了。 毕竟太子怎么会突然把画像拓印到邸报上。 不少聪明的百姓,已经奔向邸报亭,想要多购买一些邸报。 如果太子允许自己的画像在民间流传的话,那么太子像的价值,那可真就无可估量。 谁也不知道,是不是只有这一版的邸报,才会有太子像。 如果只有这一版的话,那么十文钱到手的太子像,转卖出去,可能就是几千钱,几万钱了。 一时间,长安坊内所有的邸报亭,都被哄抢一空。 礼部官员,监察御史纷纷上书。 认为太子此举,有违礼制。 恳请陛下立即收回长安城内,所有私藏太子像的邸报。 李世民其实感觉也不怎么妥当。 太子现在是太子,未来就是皇帝。 皇帝像怎么能随便流传到民间,还让百姓们贩卖跟私藏呢。 自古以来,皇帝被视为天子,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。保持神秘的形象有助于强化这种权威性。如果百姓轻易见到皇帝的模样,可能会觉得皇帝也不过是普通人,从而降低对皇帝的敬畏之心。 皇帝的神秘形象可以让人们对其产生更多的想象和尊崇,有利于统治的稳定。 秦始皇嬴政,其行踪常常保密,很少公开露面,人们对他充满敬畏和猜测,这种神秘性增强了统治权威,以后的皇帝就有学有样了。 再就是安全方面,保持皇帝的面容不被广泛知晓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皇帝的安全性。 历史上许多皇帝在出行时会采取严密的安保措施,甚至使用替身或伪装,以防止被人认出。 人人都知道皇帝长什么样子了,还有什么便衣出行,微服私访。 皇帝太子像,都属于神圣之物,岂荣随意贩卖。 于是李世民召见太子,询问缘由。 李承乾自然早就会想到有这么一遭。 “荒唐!” “太子缘何做出这等荒唐事来。” 李世民语气斥责,但也没有太过生气。 毕竟太子最近一直都在为大唐立功,他也没有赏赐什么东西给太子。 这么算下来,也能算个功过相抵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