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传十,十传百。 于是整个长安就变得热闹起来,许多人一大早就在街上溜达,眼睛发亮的四处盯着,就看有谁会违背太子教令。 这就出现了特别有趣的现象,有个人吐口痰,周边四五个人都过来拉着他。 最后武侯铺的人也没办法,奖赏的五十文,让几个人平分。 为了不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变成别人的钱。 于是垃圾入垃圾桶,大小便去公厕,很快就养成了习惯。 毕竟街道上每数百米就有垃圾桶,一里之地内就有男女分开的公厕。 举报这门生意,逐渐就暗淡了下来。 但还是有人做的。 毕竟长安总会有大量的外国商人,外地人过来。 不过长安各个城门,都已经张贴了告示。 新入城的人都会被告知在长安城内要遵守的规矩。 清晨,常安防。 这里地处长安城西南角,算是大唐贫民窟。 房价也是最低的一块区域。 “陈叔,那是干嘛的?” 单瑶看着坊间告示栏旁边,一堆人在小木屋前排队,有些好奇的问道。 自从上次在芙蓉园刺杀太子计划失败后。 单瑶整个人都心灰意冷了。 毕竟高丽武士那样的情况都没能刺杀得了太子,皇帝的护卫肯定更加森严。 她还能有给父亲报仇的希望吗。 听说太子的箭术,就是跟皇帝学的,那么皇帝肯定也很强吧。 这让单瑶一度没了目标,最近过得浑浑噩噩。 “听说是卖邸报,也不知道这邸报是什么东西。” 陈明的目光有些好奇。 人都是喜欢看热闹和八卦的,对于大部分长安百姓来说,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,所以能有什么新奇的事情,自然都会过来瞧瞧。 “又是太子搞出来的?” 单瑶的语气有些复杂。 她跟皇帝有杀父之仇,所以对于太子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。 尤其在徭役的时候,巴不得凑热闹,让所有人都反对太子。 可却很快被镇压下来,这让单瑶觉得,太子已经失去了民心。 在她的心里,太子残暴不仁。 连渗井都要掩埋,岂非是连百姓的生活都不顾了。 还有一堆乱七八糟束缚百姓的罚款,让百姓们怨声载道。 看来这大唐要完。 有谶言说大唐三世而亡,肯定就应在这个太子身上。只是反转来得太快,单瑶很快就被打脸了。 徭役过后,原本都在偷偷骂太子的人,突然就对太子感恩戴德起来。 一连串的太子教令。 让赚了钱的人都在说太子的好话。 单瑶听着那些言论,都快要气死了。 这时,一名路人经过,听到单瑶跟陈明的对话,停下脚步道:“小娘子还不知道吧,这邸报啊,就是太子做的。” “就跟文书一样,上面会写上大唐最近的情况,甚至是朝廷的一些事情,都会写在上面。” “啧啧,这也就是太子了,往前谁敢写这些出来。” “还全部用俗字写的,我这不读书的,都能认得几个字。” “这么大一张纸,才卖十文钱。” 路人说完,就急匆匆去排队了。 单瑶跟陈明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。 十文钱不多,也要去凑个热闹。 小木屋的排队看似很长,但动作很快。 毕竟一手交钱,一手就拿邸报。 “后面的人,别插队,按规矩来,插队可是违反太子教令,要罚款的。” “买了邸报不识字的,就去旁边的茶楼。” “里面有说书人,会给你们将邸报的内容,对照着看就是了。” 小木屋里就一人,边收钱拿报,边大声吆喝。 终于轮到单瑶,交了十文钱买到报纸后,就好奇的看了起来。 通体是用俗字写的,单瑶本身也是读过书的,识字不难。 俗字看起来也没那么费力。 “去旁边的茶楼看看吧。” 陈明建议道。 单瑶点点头。 旁边不远的茶楼。 平日里冷冷清清,今日却人满为患。 不过还有几个空桌。 堂倌过来介绍道:“这位郎君,小娘子,还请海涵。” “这人多了,桌子不够用,如果不买茶,就不能坐桌子。” 茶楼掌柜也没办法,人太多了。 大部分也不愿意买茶喝,可这样买茶的人没桌位也不行。 于是只能出此下策。 大部分人还是表示理解的。 单瑶出了几文钱,买了壶茶坐下。 上边有说书人,正在逐字逐句的讲解邸报,还会附带上自己的一些看法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