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承乾曾经借着出城操练府兵的名义,偷偷对黑火药进行过测试。 一两黑火药,也就是50克,爆炸的威力极其壮观。 其爆炸半径大致在一米左右,周边的碎石,树枝、树叶会被强烈的冲击波震落或者吹走。 当时跟随的所谓侍卫都被惊动了,被马匹都被受惊,以为晴空霹雳,吓得连忙去保护太子殿下。 每个人脸上都有些惊慌失措,害怕仿徨,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。 李承乾自然没有解释,敷衍说是意外。 一两就有这样的效果,那么一斤,十斤呢。 李承乾制作的火药包,有两个规格。 分别是十斤,二十斤。 先是用纸进行包裹,外面再套上一层粗棉布,用绳子扎紧。 将黑火药研磨成很细的粉末状,参入浆糊中,再用棉线进行浸泡。 浸泡好后,取出棉线进行晾干,引线就制作完成了。 晾干后的引线在熔化的蜡中快速蘸一下,使蜡在引线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。 粗棉布的夹层里有一根较细的小木管,这是为了防止在抛射的过程中,因意外导致火药包不能爆炸。 引线大部分都在小木管中,只留少许在外侧进行点燃。 这样一个完全体的火药包就制作完成了。 “带孤去库房看看。” 听到太子的话,向可心头一跳。 其他的学徒并不知道这火药的厉害,但向可心里是很清楚的。 库房对于向可来说,就是个绝大的危险之地,但凡引爆,整个五雷堂估计都要被炸上天。 两千余斤霹雳火同时爆炸,这会是多大的规模? 向可不敢想象,偶尔做噩梦的时候,都会想到那火光冲天的场景。 五雷堂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,不准许有任何的明火出现。 向可跟几个学徒,只能在白日干活,吃饭的时候都要出去吃。 一到天黑,就会离开五雷堂,会有侍卫过来严密坚守。 即便是寻常工作的时候,也会有侍卫进行监视,任何不遵守章程的人,都会被立即喝止,训斥。 向可知道这其中的危险性,但其他学徒并不知道。 在他们心里,这些火药泥,就跟面团似的,每天的工作就是揉面团,然后制作成小颗粒,进行通风,晾干。再用纸张包裹,棉布打包,装上木管跟引线。 曾经还有学徒以为是什么独特的美食,偷偷的用舌头舔了下,却发现苦涩无比。 “是,殿下。” 在向可的带领下,经过三道门户,来到存放火药包的府库。 这里有大量的木架,是为了防止火药受潮,所以悬空放置。 “殿下,目前已有十斤霹雳火一百,二十斤霹雳火六十。” 向可汇报道。 李承乾看了看,微微颔首。 也就从库房走了出来,吩咐道:“过两天,孤会给你多安排几个手下,在七月前,你要做好十斤六百个,二十斤两百个。” 向可作揖道:“是,殿下。” 看了一圈后,李承乾就离开了。 一万斤的黑火药,足够在这场战场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了。 实际上,虽然没看到过辽东城的城防,但就长安的城防来说,有个几千斤,别说城门,就是城墙都要给炸毁了。 直接都能炸出一条通道来。 但没办法,谁让李承乾患有后世大多数人同样的病症,火力不足恐惧症呢。 一万斤黑火药,炸城门的话,足够把高丽炸个来回的对穿。 按照李世民的军事部署,李承乾跟李道宗负责佯攻辽东城。 等侯君集跟李勣攻克盖牟城后,再集齐兵力,对辽东城发动总共。 佯攻? 呵呵。 晚间的东宫,对于李承乾来说是清闲的。 开设煤炭厂的事情,到现在已经稳定下来。 李元昌不用回封地了,赵节也不用去担任洋州刺史了。 现在是奉太子教令,统筹开设煤矿厂。 有了前边的经验,后边开矿场就简单多了。 不过因为现在发动对高丽的战争,河东,河北,河南的百姓要被征调为民夫。 后面还有秋收要忙,所以也不可能在这三个地方进行招工。 还好有大运河。 于是李承乾就对山南道,江南道,岭南道三道之地发太子教令。 让各州官府帮忙发布招工信息,再通过水运,把这些工人全部运过来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