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些文书来自全国各地,涵盖了税收、水利、治安、军事等各个方面。 简短的审核与签署,便关乎着大唐的稳定和百姓的福祉。 文书还没处理完,就要去参加六部议事,听取六部今日要申报的各项内容。 议事结束后,就已经是过了晌午了。 这个时候房玄龄才想起,今天陛下没有召来君臣议事。 “大内今天可有消息传来。” 房玄龄开口问道。 旁边是尚书左丞狄孝绪,也就是狄知逊的父亲,狄仁杰的祖父。 “回房公,大内来了信,说陛下昨夜整宿未眠,早上才睡,因此今天的议事取消。” 尚书左丞总领吏部、户部、礼部相关事务,也是尚书左扑射的心腹之人。 作为重要助手,除了日常工作外,狄孝绪还需要帮房玄龄收集传递信息。 “整宿未眠?”房玄龄有些疑惑道。 狄孝绪解释道:“听说是太子造出了一种新的游戏,叫兵棋推演,可模拟战争。” “陛下听后很感兴趣,就去了东宫查看。” “然后就跟太子对弈,一直到今日天亮,于东宫吃完早膳后,方才回宫歇息。” 房玄龄皱眉道:“这个消息,可是已经在皇城传开。” 狄孝绪回道:“还未传开,多数都只知陛下过夜东宫,尚且不知具体情况。” 房玄龄微微沉吟,道:“把太子造兵棋的事情传出去。” 狄孝绪自然明白房公的意思,问道:“陛下留宿对弈的事情,也传吗。” “传。” 房玄龄很明白,若是模糊不清,必然会魏王有所打击。 不如是把事情说清楚了。 这样群臣就不会认为陛下对魏王不偏爱,偏爱太子去了。 重点是放在兵棋这个游戏上。 陛下喜欢象棋,本来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现在太子出了个新游戏兵棋,陛下沉迷片刻,也是正常。 “对了,贺兰楚石最近的情况,可是清楚了。” 想起太子这边的事情,房玄龄再度开口问道。 他每天的政务太多,太多事情自然就没有精力亲力亲为。 狄孝绪跟随他多年,很多事情都会交给他去办。 “贺兰楚石自从出了大理寺监牢后,便没有再回东宫。” “此前太子跟侯君集见过一面,应该就是关于贺兰楚石的事情。” “也许是贺兰楚石在平康坊争抢胡姬之事,让侯君集觉得丢了颜面,所以如今应该是关在家中反省。” “属下还听别人说,侯君集之女是个母老虎,强势得很,知道这个消息后,直接把贺兰楚石打了一顿,打得还挺厉害。” “可能这段时间在家里养伤,所以没脸见人。” 狄孝绪详细汇报着关于贺兰楚石的情况。 房玄龄听完后,陷入沉思。 片刻后,突然看向狄孝绪问道:“狄知逊是你的儿子吧。” 狄孝绪心头一跳,道:“是,属下第五子。” 房玄龄语气淡淡道:“听说他在东宫很受太子器重,贺兰楚石的案子,就是他找到了线索,证明卢思礼的死,并非由贺兰楚石而为,乃是他人栽赃嫁祸。” “太子嘉奖,给他升了官。” 狄孝绪感觉后背冷汗都出来了。 房玄龄现在毫无疑问是魏王这边的人,不管先前如何,现在已经明确。 而他狄孝绪,是房公心腹,追随多年,但儿子却站在了太子那边。 这叫什么事啊。 房玄龄继续补充道:“还有你的孙子,狄仁杰,听说也很是出色。” “先前世家安排人,去东宫偷取制冰法,眼看要成功了,被狄仁杰察觉出了异样,成功破解了这次的阴谋。” “前些日子,太子在讲武堂推行俗字,换掉了讲武堂先前的名士,而新的老师中,便就有你的孙子狄仁杰。” “这些事情,你听说了吗。” 狄孝绪额头上都出现了一层细汗,颤声道:“属下.听说了。” 迟疑片刻,狄孝绪还是说了实话。 他明白,这种事情,是很难瞒过房公的。 “怎的这屋内太热了,你看你,都出汗了。” 房玄龄突然笑了起来,打趣说道。 “是,是,是有点热。”狄孝绪也是快六十的人了,现在却跟个犯错的小孩一样,躬身侍立。 房玄龄语气唏嘘,道:“老狄啊,其实我是羡慕你的,几个儿子都这么优秀,孙子也优秀,这往后,狄家必然兴盛啊。” “儿子优秀,就要多多照看,不要只顾着长子,次子亦是亲生的呀。” 狄孝绪跟随房玄龄多年,这话里头的意思,怎么能不明白。 其实狄孝绪是不想这么做的,如果想要这么做,早就去联系狄知逊了。 而不是听到儿子升官的消息后无动于衷。 朝廷上下,有资格选择站队的不多,狄孝绪也算一个。 小儿子在太子那边,也算是有一条出路。 谁能想到,房玄龄竟然被陛下逼着,走到了太子的对立面,虽说房玄龄也从未站在太子那边过。 “属下明白。” 狄孝绪的声音有些沉重。 房玄龄轻轻叹气,挥了挥手,让狄孝绪退下。 陛下逼他,他也只能逼狄孝绪。 谁都没有选择。 ——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