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内侍文忠是没学过兵法的,自然不懂这里头的门道,对于外行人来说,兵棋推演枯燥乏味,难以体会个中精彩。 但对于杜荷这些人来说,就完全不同了。 相当于江湖菜鸟,见证绝世武者的对决。 张阿难本身对于兵法也很有领悟的,在领兵这块,比不上名将,但比普通的将领要高出不少。 太子的这些战术运用,如此直观的展现在面前,犹如把绝世剑法,拆开来进行讲述。 众人皆有一种醍醐灌顶,豁然开朗的感觉。 哪里会有半分的疲惫。 “这就天亮了。” 李世民看向外面,有些惊讶。 没想到跟太子兵棋对弈,这么快速的就打了一个通宵。 不过这对于李世民来说,算不得什么负担。 他现在正值壮年,精神状态上佳,熬个通宵算不得多大事情,也没有疲惫的感觉。 李承乾就更不用说了,三天三夜不睡也就那么回事。 “这沙盘,承乾的东宫里,可是还有。” 李世民很直接,就是想要一套。 “这两日就要打造出来了,届时给父皇送一套去。” 在第一款沙盘制作出来后,李承乾就已经让东宫的工匠复刻三十款。 “好。” 李世民很是满意,随后问道:“看来承乾是准备把这兵棋推演,用到讲武堂吧。” “这倒是个不错的方法,比讲学授课要更为便捷。” 兵棋推演的好处太多,其中最为便利的一点,就是快速提高初学者的军事能力。 李世民甚至都觉得,太子造出这沙盘兵棋的最初目的,就是为了让讲武堂的学子能够快速提高军事水平。 “是的,有沙盘推演之法,学子们能更快体会到战术运用。” “所以在设计基础兵力时,便以百为一棋。” 李承乾简单的解释了一句。 李世民顿时了然,难怪说兵棋的基础单位也是一百。 旅帅本身就是统兵百人,这跟兵棋相得益彰。 李世民突然想到。 所以,太子欲成立讲武堂,根本不是从李靖那边来的灵感。 而是早就有预谋的一件事。 甚至选择旅帅这样的学子,也是提前想好的。 俗字,拼音的准备,还有这一套沙盘推衍的兵棋游戏。 都是在给讲武堂作准备。 想到这里,李世民突然发现自己有些看不懂自己的这个儿子了。 很大程度上来说,目前的太子,比他想象中的,还要更加优秀。 甚至说哪怕是现在就把皇位传给太子,也许太子都能很好的继承皇位。 毕竟太子虽然在如今表现得很是尚武,然曾经可是有过多次监国的经验。 而且在监国的时候,很是得到群臣的称赞。 仅仅是十三岁的时候,就已经能明断是非。 那么这些年下来,太子在处理政务上的能力,是提升了,还是下降了。 别的不说,从讲武堂这里的算计开始,就说明在谋略这块,太子已经是非常成熟了。 为什么太子突然放弃文治,选择了发展武功? 这个时候,李世民的心里,其实已经有了答案。 其实从伸手兵权,想尽办法发动对高丽的战争,再加上如今处心积虑的筹备讲武堂。 太子的意图,已经是非常明显了。 这些年,在感觉文治已经走不通的情况下,太子要行武力政变。 就像是.跟自己,还有大兄李建成当初那样。 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。 李世民的心里,只感觉到满满的悲哀。 为什么会闹成这样的局面呢。 此时,李世民深深看向李承乾。 李承乾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眼神真诚的看向二凤。 面对这真诚的目光,李世民又有些怀疑,是不是自己多想了。 太子真的要准备武力夺取皇位,效仿自己那样,行玄武门之变吗。 父亲对孩子,总是会过多包容,天然信任。 这是天性,亦是李世民的弱点所在。 教员曾经就评价李世民,聪明一世,懵懂一时。 虽说李世民一直拿魏王跟太子打擂台,但在他的心里,太子也是他最为喜爱的孩子。 这一点,自然是无可厚非。 历史上,即便最后李承乾谋反的事情被确定下来。 李世民也没忍心赐死太子。 哪怕是在听到,杜荷的计划,就是要把自己骗到东宫谋害。 即便如此,李世民依旧是心软了。 当然,现在的李承乾对于李世民来说,忌惮超级加倍。 至少他要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。 “父皇,怎么了,是太累了吗。” 李承乾目光真诚问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