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一个人影走了过来,躬身作揖拜见。 张玄素抬头一看,原来是自己推荐的王玄策。 “咦,你怎么还在,难道前往天竺的使团,过了这般久,还没有出发吗。” 张玄素很是惊讶,这段时间他一直埋头在天工开物的编纂上,东宫很多事都没有关心。 因此也不知道王玄策的情况,在他的印象里,王玄策应该早就出发了,怎么又出现在自己面前。 前往天竺的使团,可是带着给太子治疗腿疾的目的,当然是宜早不宜迟。 王玄策苦笑道:“张师不知,自从上次拜见过殿下后,就一直没有了音讯。” “我也询问过几次,但没有任何消息,好像太子突然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。” “鸿胪寺那边说,陛下已经把此事交由太子全权负责,要等太子的安排才行。” “那些从天竺来的使臣,留恋我大唐繁华,也根本不想走。” “天竺多炎热,近些时日,天气转凉,最是适合出发,我也是没有办法,这才来问问张师。” 王玄策感觉很憋屈,被调来后,他的融水县县令官职没了,东宫这边又不待见,几乎成了闲汉。 可他是心有抱负的人,怎么甘心这样。 这才找到张玄素。 张玄素皱眉道:“你之前见太子,是发生了什么情况?” 王玄策道:“太子似是不喜佛教,问了我一些关于佛教的见解,而后就让我走了。” 张玄素点点头:“应是如此了,倒是以前不曾听说,太子对佛教有所恶,这倒是我的原因了,没事前跟你说清楚。” “这几日我寻个日子,再跟太子谈谈此事,等有消息了通知你。” 王玄策认真作揖道:“谢过张师。” 此刻他终于有了盼头,如果再这么下去,他都担忧太子那边,会不会把他给换掉。 如果不能担任使团主使,那他还能回去当县令吗。 张玄素斟酌道:“李氏敬老子为先祖,道教为国教。” “既然太子不喜佛,那你就要有所准备,可不能恶了太子,否则老夫也帮不了。” 王玄策道:“学生这些日子闭门思过,已经是想明白了。” “佛教为外来之教派,道教才是我中原本土之教,又为我大唐国教,自然当以道教为主。” 在权力面前,信仰不值一提,况且现在的王玄策,也不是什么佛教信徒。 哪怕历史上他支持佛教,也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政治地位。 可惜是成也佛教,败也佛教。 李承乾故意不搭理他,就是要磨炼他,让他明白佛教不是他的政治资本。 本身李承乾也不想让佛教在大唐遍地开花。 佛教是有利于统治,可同样的,如果一个国家主体为佛教的话,那也失去了最原本的战力。 大唐本来就人口少得可怜,还搞个佛教禁止生育,那岂不是自毁长城。 此刻,长安外。 一行人风尘仆仆。 是张思政把齐王李佑给带回来了。 其实齐王李佑是不怎么想回长安的,在齐州过好日子岂不舒坦。 在齐州他才是齐王,到了长安,不够是一介庶子。 哪里能有齐州快活。 只是面对太子的心腹卫士张思政,李佑也不敢拒绝。 虽舅舅说是要谋反,可李佑本身是没有这么远大抱负,他感觉舅舅阴弘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。 况且就算是谋反,也不是现在要暴露。 如今父皇尚且在世,他可没有胆子去拒绝太子。 若是惹怒了太子,可没啥好果子吃。 因此李佑纠结一番后,也只能选择跟张思政上路回长安。 “此地距离长安不过三十里地,然夜色将临,长安也要宵禁。” “便只能再委屈齐王先行休息一晚,明日返回长安。” 张思政松了口气,终于要回来了。 一路上颇为顺畅,这次也是能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。 想来往后的日子能好过些。 “这一路上,麻烦张将军了。” 李佑可不敢在张思政面前摆齐王的谱,这可是太子心腹来着。 其实他跟另一位太子心腹有所联系,可惜这次来的是张思政,否则也能知晓太子为何让他突然回长安了。 现在都快到长安城了,李佑都是两眼一抹黑,什么情况都不了解。 张思政点点头,随后就让一名缇骑先行回长安报信。 ps:五更两万字,求兄弟们抬一手,给手月票支持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