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遵旨。” 安排完后,李世民又纠结起来。 先前张阿难已经说过,魏王是正在演武,所以才带了三百缇骑。 这个理由很牵强,李世民自然不信,不过李世民觉得青雀大概是因为好友惨死,所以才会怒而兴兵,想要为好友争取个公道。 在李世民的心里,这也比较符合青雀的性子。 “阿难,你说太子会不会因此事对青雀过多误会。” 太子的话,李世民没有太放在心上,倒是暗暗有几分生气。 玄武门之变本就是禁忌,太子却三番两次的提起,真是丝毫不顾及朕的颜面啊。 张阿难不知如何回道。 这哪能是误会。 但陛下把此事定了性,他也不好辩驳。 斟酌道:“太子心中必然对魏王猜忌,陛下何不收回部分对魏王赏赐的战马,转而赐给太子呢。” “这样既能体现陛下对太子的重视,也能削减太子的误会与猜忌。” 张阿难的提议,显然很公道。 从地位上说,太子是君,魏王是臣,臣子的战马怎能比储君还多。 李世民迟疑道:“青雀如今卧病在床,朕又怎么好拿他马匹赐给太子。” 张阿难是内侍,非谏臣,自然不会顶着陛下说。 又另外想了个法子,道:“陛下可赏赐太子战马百匹,如此东宫的战马跟魏王的战马便就差不多了,如此太子心中也不会责怪陛下。” 李世民稍显犹豫,但并不能想到其他的好办法,只能同意道:“便如此吧,赐太子战马百匹,以慰其心。” 要不是没有其他办法,李世民其实不想让东宫有太多的战马。 太子尤善骑射,几百骑在太子的率领下,或可有数千兵力之强势。 李世民当年自己就是领兵作战的大将,当然明白这里头的利害。 太子说魏王意欲效仿自己,再行玄武门之事,然而在李世民这边,他觉得太子效仿自己的可能性要更大些。 青雀可没有太子那般勇武,结交往来皆是文士鸿儒,哪里会有谋反的可能。 反观太子,频频展示武艺,结交军中将领,伸手兵权。 这跟当年的自己,何其相像啊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