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真要到了这场面,别说群儒了,一个都不见得能干过。 这才是现实,诸葛亮又岂是这么好当的。 当然,李承乾也不能惯着他们。 “东汉末,扶余人建国之际,高丽不过数万户,总计不过十来万人,可称蕞尔小国,不足为惧。” “而后短短数十年,便开始袭击辽东之地,自东北而进,重建丸都城。” “隋末乱世,高丽侵吞我中原之土,多少中原百姓,隋朝将士进入高丽。” “至今,高丽从数万户小国,已然发展成八十万户之大国,口计三百余万,兵力三十万余。” “其辽东一地,多为山脉,易守难攻,高丽据城而守,占据险要关口,作虎吞中原之势。” “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征讨,接连三次尽皆失败,助长高丽嚣张气焰。” “如今的高丽,还是曾经的高丽吗。” “多少隋朝忠臣,将士,百姓,工匠,文人并入高丽,其农耕,军事,又哪里逊色我大唐。” “这还是疥癞之患?这已是我大唐心腹大患!” “突厥、吐谷浑、高昌、焉耆、薛延陀,哪里能比得过高丽,且高丽从中挑拨,各国虽表面臣服,实则已然暗中磨刀。” “且说如今高丽同百济攻打新罗,一旦新罗战败,高丽便越发壮大,那渊盖苏文狼子野心,区区新罗如何能够满足,必然再行攻打百济。” “到那时候,高丽吞并新罗百济,周边再无敌手,会同我大唐和平共处?” “我大唐看似四海升平,实则群狼环伺,危机重重,若有不慎,便是万丈深渊。” “如今之计,唯有联手新罗,灭绝高丽,消除大患,才为国之上策。” 李承乾坐在轮椅上,振振有词。 这番言论,顿时引得朝堂武将大声喝彩。 他们想打仗,但是嘴皮子不利索,说不过这些文臣。 现在太子这番话正合心意,自然跟风叫好。 “高丽小儿,敢犯我大唐,定是要给他们一些教训才是。” 侯君集第一个站出来,他可是太子的人,自然要支持太子。 “太子此言,甚是在理,高丽隐患过大,当早些应对。” 尉迟敬德也站出来说道。 “陛下允我十万兵,定叫那高丽小儿知晓我大唐厉害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