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自从陛下打杀了那太常寺乐童后,太子跟太子妃和好如初。” “此事太子心中对陛下有怨气,然在太子妃心里,肯定是感激陛下的。” “听说在东宫,太子让皇长孙,也学习弓马弓马骑射,更是安排了不少卫士,随同皇长孙一同学习。” “陛下何不举办家宴,召太子妃,皇长孙,以及太子一同来太极宫。” 李世民眼睛一亮,道:“这个法子不错,是个好法子。” “待会你便亲自去趟东宫,今日晚膳,朕举办家宴。” 张阿难躬身道:“臣遵旨。” 他之所以帮着太子说话,说到底还是因为昨晚太子内侍文忠送的厚礼。 站在张阿难的角度看,他感觉以如今太子的情况,魏王是很难比得过的,朝廷的重臣们,无一不是支持太子。 五姓七望再强,影响力不在长安,更影响不到陛下的决定。 就算陛下过于宠溺魏王,也不可能废掉太子去立魏王为太子。 即便陛下想,大臣们也会不同意。 包括张阿难自己,也不希望看到魏王当太子。 他已经达到了宦官所能达到的最高位子,如今求的,唯有稳定二字。 所以他收下了太子内侍文忠的厚礼,也愿意帮着太子说话。 ---- 清河崔氏,五姓七望之首。 贞观六年李世民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,修订《氏族志》。 按照排名,山东的清河崔氏,应是第一。 李世民亲自下令,李氏第一,长孙第二,崔氏第三。 即便备受打压,然清河崔氏的势力,也依旧不容小觑。 亲仁坊,崔府。 “房玄龄担任魏王文学馆大学士。” “魏王让我们从东宫拿到制冰法。” “这是我们的机会。” “谁不想要东宫的制冰法呢。” “召集族人,不惜一切代价,必须要拿到制冰法。” 府中大堂,十多名崔氏族人聚集。 上首的崔文圣,便是长安城中,清河崔氏的代表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