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豢养男宠这样的事情,就如今的目光来看,还真不算啥。 在经历过五胡乱华,荒唐且美好的魏晋南北朝后。 人们的底线,尤其所谓的名士风骨,世族风流。 豢养男宠虽为世人不齿,但也没人计较这些。 “无忌啊,你说的这些,朕是知晓的。” “当时朕让太子过来,原本就打算训斥一二便作罢。” “只是你没看见,当时太子看朕的眼神,就跟看仇人一般。” “因而朕才怒上心头,以马鞭抽之。” “谁知他会如此倔强,宁可以被鞭打,也不肯跟朕认个错。” “但凡太子态度好些,朕又如何下得去手。” 经长孙无忌这么一说,李世民也有些后悔。 其实说到底,还是态度的问题。 太子太不给他这个皇帝老子的面子了,干了这么荒唐的事情,不道歉认错,还拿观音婢来压他。 “无忌你是没看见,你知道太子临走的时候怎么跟朕说吗。” “他说他要去昭陵,去他母亲的坟前,等着朕赐他毒酒,三尺白绫。” “还说要朕把皇帝这个位子做到底,千万别传给他。” “你瞧瞧,这是何等大逆不道之言论。”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,差点没跳起来,连忙问道:“陛下,太子不会真去了吧。” 李世民道:“那倒没有,出了紫宸殿,他就回东宫了。” 长孙无忌松了口气。 太子要真这么干,那陛下怕是都没台阶下了。 父子间的矛盾,将无法调和。 想了想,长孙无忌建议道:“陛下,以后太子那边的事情,陛下还是少管为妙。” 面对长孙无忌的建议,李世民感觉有些憋屈。 什么叫少管为妙,我可是他爹,什么不能管。 然而只要想起太子说的那番话,还有内侍禀告说太子在紫宸殿外的迟疑,李世民就感觉有些无力。 往后真闹到那般场景,可没办法收尾啊。 李世民不语,这话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。 长孙无忌也感觉有些过了。 还好此时内侍来报,天竺使节已到,这才把尴尬气氛转移。 “召,天竺使节觐见。” 第(3/3)页